管他(管他天下千万事,闲来轻笑两三声)




管他,管他天下千万事,闲来轻笑两三声

01

近日,一位24岁女孩因游戏机被父母砸毁而自杀。

女孩性格孤僻内向,唯一的爱好就是上网玩游戏。

因为游戏机被砸就自杀,很多网友指责女孩性格太脆弱。

可看完她生前留下的遗书,才发现,其实游戏是女孩的唯一精神寄托。

只有玩游戏的时候,她才是开心的。

而父母粗暴地砸掉游戏机的行为,等于直接摧毁了女孩的精神世界。

从遗书中可看出,之前女孩和父母的也有过矛盾。

女孩写道:“从两年前父母让我相亲开始,我就觉得没有自由了。”

其实,无论是阻止孩子玩游戏,还是给孩子安排相亲,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只是,在自己的女儿眼里,这样的苦口婆心无异于一场控制。

正如知乎网友@爱吃瓜的小带师所言:“温室养出来的花,一生不愁吃穿,唯独缺少阳光和自由。”

父母以为给孩子卓越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却没有想过,孩子缺少的其实是精神上的自洽。

父母以为凡事给孩子安排妥当才是好父母,却没有想过,孩子更需要的是人格的独立。

正如网友评论:

“能和父母在物理距离和精神牵绊上划清界限,独立且互相尊重真的好难。”

游戏机或许是压倒女孩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真正害了她的并不是游戏。

是父母的掌控欲,让她压抑,让产生她消化不了的负能量。

最后,她选择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不禁反思,当我们习惯把控制当爱,把孩子困于自己的五指山之下时,我们是不是忘了,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孙悟空,能受得住压抑之苦?

的确,父母的爱最无私,但太强制的爱,有时也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父母捏得有多紧,孩子就有多痛。

02

华裔女孩凯伦在脸书上分享过自己被父母操控之下的感受。

从小,父母就不允许她和朋友自由来往,唯一可以联系的两个同学,还是父母“户口调查”过的。

每次出门,父母就会“三连问”:

“你跟谁出去的?”

“你怎么过去?”

“过来接你的人是谁?”

而且,只要她晚上九点前不回家,父母就会各种电话、信息轰炸。

最令人窒息的是,随着凯伦的长大,父母的控制欲无孔不入。

13岁时,父母删掉了他和网友来往一百多封的邮件。

15岁时,过马路时父母还紧紧牵着女儿的手,生怕她出一点意外。

21岁时,凯伦好不容易获得3个月的实习工作机会,终于可以离开家一会儿,没想到父母立刻搬到离她工作近的地方,好方便获知凯伦的信息。

然后一如既往地短信轰炸:“你在哪里?”“怎么还不回家”……

如果凯伦不回复,父母就会开始患得患失,急得报警。

凯伦坦言,由于自己从小就被父母看得紧紧的,快满25岁的她,内向、胆小,无法与人维持长久的友谊,心理年龄至少幼稚5年。

不仅如此,深受其害还有凯伦的哥哥。

哥哥一开始在父母的强行”鞭策”下,非常优秀,入读名校,获得硕士学位。

可在就业时,“内驱力不足”的大哥却突然跌入人生谷底,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里啃老,整天玩游戏。

心理学家李雪说:

“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父母过多控制带来的伤害,哪怕儿时看不出端倪,也一定会在孩子长大的某个阶段被突地放大。

在无形之中,卡在孩子的性格之中。

孩子会变得懦弱不堪,成为没有支撑,思想稚嫩的“空心人”,还容易诱发孩子抑郁、焦虑的情绪,乃至一些偏激的自杀行为。

03

著名心理畅销书《情感勒索》里有一个提问: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在情感上轻易地控制我们,让我们觉得挫败感油然而生?”

作者苏珊·福沃德的回答令人胆颤,因为那些人“我们最关心、血缘最浓、交往最频繁。”

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如此。

爸爸妈妈的爱可以是治愈孩子的良药,也有可能是挟制孩子的那一把尖刀。

生活中,常常听到所谓“谆谆教导”:

“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爸妈最爱的人就是你,怎么会害你?”

“妈妈辛苦几十年养你,你就不能听话吗?”

……

假以爱之名,实际上却在制造孩子内心的“愧疚感”,以此来钳制孩子的自由。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真实经历。

家境贫困,又是单亲家庭,没办法,图个碎银几两,母亲几十年如一日地辛苦工作,每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

平常,母亲最喜欢和他说一句话:“妈妈一切为了你,就是希望你能考上好大学。”

可事与愿违,第一次高考,他失利了。

在妈妈的强压控制之下,他只得半工半读再次高考,可惜一次、两次、三次,没有一年的成绩达到理想线。

但母亲依旧疯狂给她打鸡血,逼他再努力,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信心早已全无。

剩下的只有自责与颓败,不知如何面对妈妈那满嘴的爱。

还记得《囧妈》里,男主角徐伊万对母亲声嘶力竭的那句话:

“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的儿子,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儿子。”

错把道德绑架当做是爱,误以为孩子就是自己人生的延续,是许多“控制型父母”的共性。

只是,利用内疚感打击孩子容易,借助情绪控制孩子简单。

但一旦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的无限循环之中,这辈子却很难再出来。

04

纪录片《镜子》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高一男孩家明,患有严重网瘾与厌学的情绪,整日沉陷在虚拟世界里。

甚至有一次,还辍学半个多月。

提及原因,家明绝望地控诉:”我永远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16岁的他,不能决定自己穿什么,不被允许去远一点点的地方,就连自己好不容易买来的心爱的小动物,都可以不由他同意随意被父母丢弃。

最后,家明索性就反抗到底,自甘堕落,只求父母关注。

看着儿子不务正业,一天天沉沦,家明的父母这才反应过来,痛下决心开始慢慢转变教育方式。

腾出时间陪孩子聊天,看电影;

带孩子出去旅行,给足自由的空间;

在家也让孩子多多当家做主,自己做决定买什么;

允许孩子养自己喜欢的宠物……

另外,父母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怎么做好爸爸妈妈,手抄笔记,自我反思。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将心比心。……”

密密麻麻的字眼都满是父母的用心良苦。

效果也是出奇得好,没过多久,家明就欣喜地接受了父母。

他笑着夸父母:“性格突然好了。”

如今,家里氛围缓和了许多,再也没了昔日剑拔弩张的紧张。

其实,很多时候,那些看上去不听话的问题孩子,想要的反而最简单:

一个爱的拥抱,一句理解的安慰,一抹尊重的眼神……

当他们选择时,纠结时,渴望被看见时,父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人生权利。

而不是胁迫他们成为父母眼中“理想的小孩”。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存在,接纳他们的缺点,理解他们的心声,才是父母最好的爱。

05

育儿专家洛德·阿莫尔说:

“父母之爱的实质意义是,逐渐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包括物质和感情两方面。”

在时间的转轮里,父母与孩子终将走向两端,渐行渐远。

从两人相互陪伴,到远离后退,彼此独立,父母的任务不是把孩子控制在身边,而是让孩子学会一个人飞翔。

爱他,是让他做自己,爱他,就如他所愿,而非,如你所愿。

发布于:安徽省

管他(管他天下千万事,闲来轻笑两三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