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文/蒋隽 图/学校提供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华南师大附小”)也迎来百年校庆。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地,广州不乏百年名校,但华南师大附小却是其中最特别的一所,它承载着中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历史使命:研究普通教学法以图教育进步、规范教学以成普通学堂之模范,教学相长以资本校学生实习之基地。百年前附小秉持这样的理念创办,百年后附小仍始终恪尽职守、兼善他校,成为引领中国基础教育的标杆。

百年职责:研普通教育之法 图教育之进步


学校乐队鼓手与校领导合影百年初心 服务幼童矢志不渝

师范为何独立设置大学,而非并入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高校为何都办附属学校?且大多办得鼎鼎有名?

回溯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教育局局长许崇清认为“都市之所以发展进步,端赖良好之市民,故就职数月,即锐志于市民教育之普及改革,而以培植师资为急务”。当时公安局在调查中发现广州市“失学及受不完全教育之儿童,尚有五万余人”,小学教育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教员十分紧缺,因此创建师范学校培养师资成为当务之急。

1921年,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创建,市教育局委任杜定友先生担任校长,1922年,为便于师范生实习和教学研究,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决定设立附属小学。初办时仅3个班,约八十多位学生,任务一是预备本校师范生的实习,二是作为广州市的试验学校。在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连年混战中,市师附小“数年一日,教者不倦于导训,生徒无忧乎绝学,虽烽烟遍地,而弦诵在堂”。

1933年,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升格为勷勤大学师范学院,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出任师范学院院长,市师附小也改为勷勤大学附属小学。勷师与北京高师南北相望,成为当时中国师范教育的“双绝”。但国民政府认为师范教育不必独立设置专门高等学府,全国大多数师范学院停办并入大学,“教师缺乏”成为当时影响中国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

20世纪30年代初期广东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推动了广东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加之海外华侨捐款办学的热潮出现,小学师资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林砺儒院长始终坚持师范学院的独立办学,他认为“一个国家要维持自己的生命不能没有教员”,教员是“为国家发展生命”,他积极主张师范学校开办附属学校,认为“附属学校有领导所在地方普通教育之使命。谋本地方普通教育之改良进步,而示之以模范。”林砺儒院长还认为师范的教育研究成果应实践于附属学校,附属学校不止独善本校还要兼善他校,地方学校参考借鉴而谋地方各中小学之改良。


学校美好教育理念的刻石潜心教研 服务社会兢兢业业

小学教育目的是滋润幼童的心田,附小的老师以水为德,建校百年来全体同仁始终把目光投射到社区,像水一样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状来适应和服务社会,努力为中国的幼童教育探索教学方法、寻找解决方案、提供研究样本。

1922年,附小创办之初采用“单式教学”,只有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但随后发现不少孩子读书晚、年龄偏大,又受到师资和班额限制,因此从1924年秋,除一年级一个班,二年级两个班,三、四、五年级各一个班之外,还有一、二年级复式班1个,开始探索复式教学法。

1936年,附小搬至石榴岗,当时周围全是农村,失学儿童多,农民也迫切需要扫盲教育,附小就将研究乡村小学教育作为中心工作。为了缩短学制,尝试开办四年制小学实验班,叫作“民族中心制实验班”,“民族”为中华民族之意,教材内容纵向“由古及今”,横向“自乡土而及世界”,教法以当前事实为研究对象,教、学、做合一为基调。每周授课二十多节,其中国语6节、算术4节、公民社会4节、劳作自然4节、体育卫生4节、音乐美术3节,取消春假寒假,每年只放暑假四周。

当时,对于广大的农家子弟乃至农村民众来说,最迫切的需求是在最短时间内能掌握基本文化知识。针对年龄稍长的孩子需为家庭谋生计这一现状,附小经探索开设一年制小学实验班,在石榴岗附近的苔涌、土华招收9~15岁失学儿童,分为2个班,不同班级采用自编教材和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混合课本》,进行教学和对比研究。

针对当时农村存在大量文盲的现状,附小主动服务社会,开设民众学校,举办民众夜学儿童班,汉字楷书、标准行书培训班。


华南师大附小校名荣誉墙砥砺坚守 辗转迁徙历尽磨难

1937年勷勤大学教育学院迁往梧州,由于附小学生年龄尚幼,不像大学生可以随校迁移,所以附小的老师坚守广州教学,直至1938年广州沦陷前夕被迫停办,老师们才迁往梧州。

从1938年开始,附小随学院迁往内地,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广州,迁校路线约2500公里。

1938年,原勷勤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附小改称广东省立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当时学院经费非常紧张,难以开办实体的附属小学,附小老师到达梧州后不久再迁至融县,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老师们不顾颠沛流离的艰辛,秉承“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倘若此后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信念,在融乐镇及东廓乡中心国民基础学校开设小学7个班开展教学,工资由教育学院支付,尽管存在语言、生活等诸多困难,但仍然为乡村小学教育贡献力量。

1939年9月,广东省立教育学院迁乳源侯公渡,附小得以复办,随着学院更名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附小也随之更名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附属小学。1940年11月再次迁往连县东陂下山坪。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口号下撤换大批高校校长,广东省政府也准备撤换林砺儒,文理学院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成立“挽林委员会”,通过通电、宣言、印发传单等方式表达对林砺儒院长的支持,但最终林砺儒院长还是被撤换,于1941年5月离校,同年学院迁往韶关曲江桂头,附小停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迁回广州,但附小仍处于停办状态,直至1949年才得以复办。


学校腾飞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0月,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改为广东省文理学院,附小又一次更名为广东省文理学院附属小学。1951年10月,中南教育部以广东省文理学院为主体,加入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组建华南师范学院,附小再次更名华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52年院系大调整时,广东省将中山大学附小、私立华南联合大学附小和原华南师院附小合并组建新的华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附小得到进一步扩充。

1982年10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华南师范学院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附小同时改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名沿用至今。

1995年,华南师大附小晋升广东省一级学校行列,是广东省教育厅唯一一所省直属小学,受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既是华南师范大学培养优秀中小学师资的重要实践基地,也是开展基础教育改革试验的实验基地,更是创办高水平小学教育的重要窗口。

一个世纪,从市立师范学校附小,到勷勤大学附小、省文理学院附小,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华南师大附小,薪火相传,用耀眼的成绩谱写教育蓝图。

赓续美好教研启新程 十年65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附小旨园景色

教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水平是教育教学质量风向标,多年来华南师大附小教研成果硕果累累,努力为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自华南师大附小创立起,历经多番探索和实践,先后进行了五年教育学制、启发式教学方法、景山教材试验、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沿海版教材建设、素质教育、整体优化等多次实验,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改革之路让每一位附小人都倍加重视当下的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华南师大附小以“德育为首,教育为主,科研为先,育人为本”为思路,注重优质师资资源共享,积极发挥学校的龙头作用,借助华南师范大学的教研力量和资源,从校内校际两个角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现有的6位广东省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汇聚学校优质教育教学科研资源,做好教科研一体化指导,实施“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工程”“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名师引领工程”,积极探索学校校本研修培养新模式。

华南师大附小的校本研修倡导全员参与,共同成长。特别是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上,学校成立专门的科研部门组织管理各级各类课题。学校一年一度的“校本课题”申报制度坚持多年,推动和落实了教研融合共生,营造教师乐于研究、善于研究的教育科研氛围。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全校已经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做课题”的科研状态,往往是骨干教师带领年轻教师进行研究,鼓励未列入课题组成员的老师积极参与其中,积累经验,待其有能力亲自主持课题研究后,再层层展开,层层深入,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课题研究能力。

正因为有了扎实的校本科研经验,华南师大附小的科研成果逐年增加,近十年来,共计65个省部级课题立项。这些教育科研成果经过多年的实践、孵化和凝练,共培育出六个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三个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可谓是硕果累累。

华南师大附小在众多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推广下,短短几年里,初步形成了“一班一非遗,一班一特色”馆校合一的校园生态特色、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劳动教育特色、图解语文教学特色、国学吟诵教育特色、数学思维训练特色、英语融通教育特色等办学特色。

今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目的,华南师大附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研读新课标,开展课题研究,努力营造科研氛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形成百花齐放的活跃局面。

今年9月以来,学校教育科研再传捷报,现已有5项省级、7项市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成功立项。

校长寄语

张锦庭:让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因教育而美好

对于华南师大附小的孩子,美好的一天从早上7点开始。虽然8点后才上课,但7点操场就已经人声鼎沸,同学们挥汗如雨。学校运动队晨练对每个学生开放,风雨无阻, 8位体育老师,无论是住在番禺还是白云,全员7点前到齐,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学校曾经蝉联三年“广州市田径传统项目比赛”冠军。

这是华南师大附小“美好教育”的一个缩影。一百年前,虽然“粤省连年用兵,地方深受影响”,但附小创办者笃信“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言不求美、事取征信”,教育“虽不足以臻醇美,亦可告无罪于社会”,把“美”育的基因注入到了附小。一百年后,学校倡导以“美好教育”达成一流教育愿景,成就师生美好发展,展现了附小教育人在基础教育领域成为引领者的教育担当。

“让每一个孩子的人生因教育而美好。”在校长张锦庭看来,美好教育扎根于素质教育的土壤,应体现出对个体生命高度关注的人文情怀,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和发展、激发每一个生命的活力、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是“美好教育”的文化内核。

围绕“美好教育”理念,华南师大附小创新升级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管理制度等,并始终聚焦于“人”的发展与成长,构建起“智慧·生命·有效”的美好课堂和“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课程体系;同时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了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学的美好教育过程。

课程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液”。张锦庭介绍,学校以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美好教育”为课程设计出发点,从美育与自身、美育与自然、美育与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全面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划分了人格课程、才智课程、健体课程、艺术课程和环境课程五大领域。

张锦庭鼓励学生去体验和创造,激发老师的探索和创新,让整个校园充满勃勃生命力。“教育要务本心,直抵学生心灵。”这一朴素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张锦庭从教几十年的基调——“教育如果不触及孩子的心灵,就无法改变孩子。”

近年来,华南师大附小科学教研、努力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思维型课堂,成为广东教改“先锋”。课堂上,老师们以学生为中心,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激活学生与生俱来的思考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智慧、生命、高效的美好课堂,是美好教育的明艳之花。”张锦庭表示,美好教育让孩子们成为“美好学生”。

漫漫一世纪薪火相传,华南师大附小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为校训,以“培养拥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卓越的人”为目标,为祖国培养了千千万万的栋梁,用耀眼的成绩谱写了绚丽华章。


羊城晚报2022年10月12日A20版(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唯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