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考研(武汉大学考研分数线)




武汉大学考研,武汉大学考研分数线

极目新闻记者柯称

摄影记者黄士峰

通讯员吴江龙

实习生顾雨晴

从江汉平原到广西南宁,再到海南的试验田,他是40多年间总在追着春天飞翔的“水稻候鸟”。

从饿肚子的农家娃,到培育的“红莲型”杂交稻全球种植超亿亩,他是与袁隆平比肩的“农田院士”。

他就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先驱、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已故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

7月21日,首部由武汉大学自主策划、编剧、摄制的电影《朱英国》,在该校举行首映礼。

“从小到大,最折磨人的就是粮食”

朱英国是农民的儿子,1939年11月出生在湖北罗田一个贫苦家庭。

1959年,放过牛、种过田、挨过饿的朱英国,从大别山来到珞珈山。

“我从小到大,每天在脑子里打转的,最折磨人的两个字就是粮食。”怀着不让乡亲们再饿肚子的朴实愿望,他高考志愿连填三个“武汉大学生物系”。

进入大学不久,“三年自然灾害”席卷而来。朱英国的梦想升级为“当个农业科学家,让天下人不挨饿”。

1964年,留校任教后,朱英国正式投身于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研究。

杂交水稻选育需要不断试种、反复回交,而且只能在春天进行。为了加快研究进度,朱英国和同事们挑着担子,坐绿皮火车跑广西,坐轮渡跑海南。

这一跑就是40多年。朱英国曾连续26年没在家过年。

1972年,正是用海南岛的“红芒”野生稻作为母本,朱英国历经反复试验筛选,发现它与“莲塘早”杂交多次的后代种质非常好。

于是,“红莲”杂交稻第一代诞生了。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度全国科学大会奖。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朱英国曾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他做到了。

“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朱英国精心培育的“红莲”家族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陆续诞生。

其中,红莲型“珞优8号”亩产最高可达876公斤,比一般种子的亩产高出100公斤。

谈起杂交水稻,无人不知袁隆平。但很多人不知道,袁隆平的“野败型”与朱英国的“红莲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得以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红莲型”杂交稻早已经走出国门,香飘天下,在中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并开始在非洲育种。

“红莲”造福全球,朱英国的成就因此被认为比肩袁隆平。

而且,在上世纪80年代,朱英国和助手还经过大海捞针的寻找,培育了米质优的“马协型”杂交稻,在全国推广数千万亩。

“如果治疗了不能工作,宁可不治”

2005年,朱英国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试验基地考察时,高度肯定了朱英国团队作出的贡献,希望他们“继续努力,科技兴农”,并作出“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重要指示。

此时,已年过七旬的朱英国仍然每天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田地里。

朱英国院士的得意门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朱仁山教授曾回忆,“在海南育种基地,朱英国和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经常下到田里工作、讨论。很多次,他们看到一个好的品种,来不及去找套鞋,把鞋一脱,裤脚一挽,便踩到泥水里去查看。”

2015年起,朱英国被诊断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但他说:“如果治疗了不能工作,我宁可不治疗。保命对我没有意义。”

2017年4月中旬,78岁的朱英国院士拖着病体,在鄂州基地播种结束后,又不辞劳苦地奔赴海南基地。

当年8月9日,朱英国与世长辞,结束了“水稻候鸟”的生活。

为纪念朱英国院士,传承“水稻候鸟”精神,武汉大学于2018年开始筹备影片《朱英国》。

该片跨越历史和现实,以朱英国和后辈探索者两条线索相交织,黑白和彩色两种影调相呼应,彰显人与生活、科学与艺术紧密的关系。

7月21日,历时5年,这部由武大师生作为编、导、演主体,完全掌握知识产权的电影,在朱英国的母校首映。

这一天,正是“红莲”的命名纪念日。观看影片过程中,不少观众感动落泪。影片结束时,电影主创团队与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深情合唱了电影主题曲,全场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位“水稻候鸟”“农田院士”致敬。

影片计划于2023年10月底在全国院线排片公映。

武汉大学考研(武汉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