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编者按

历史能够映照现实,可以启迪智慧。在学校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历代工大人共同书写了一部与新中国同舟共济的创业史,一部与全国粮食行业、超硬材料行业荣辱与共的奋斗史,一部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史,用生动的办学实践,锤炼形成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构建了独具河南工业大学气质的精神谱系,即初创时期“艰苦创业、报国兴学”的建校精神,恢复办学时期“坚守初心、百折不挠”的复校精神,二次创业时期“开拓奋进、创新奉献”的兴校精神,转型升级时期“奋勇争先、执着追梦”强校精神和新时代“敢于担当、众志成城”的爱校精神。

今天学校取得的办学成就,殊为不易、弥足珍贵,饱含着几代工大人的青春、智慧和汗水,饱含着几十万工大校友的关怀、支持和期盼。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将通过回顾总结学校60余年的办学历史,传承弘扬不懈奋斗的工大精神,引导师生从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和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为加快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实现“双一流”创建晋位升级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在河南工业大学即将迎来60华诞的喜庆日子里,回首学校办学发展历程,可以说历经了风风雨雨,充满了艰辛和曲折。几代工大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其中既有汗水和付出,也有收获和喜悦。2004年5月13日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刻,令所有工大人终生难忘。那天,教育部下发了教发函〔2004〕104号文件,正式批准原郑州工程学院与原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河南工业大学。这标志着学校“办大学,创名校”揭开了新的篇章,在学校发展史上立下了不朽的丰碑。作为参与了当年申报更名、升本和组建大学的工作者,10多年后回忆起那段历史,心情仍然难以平静。今借60年校庆之机,将那段历史与大家分享。

郑州工程学院更名历程

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校门

郑州粮食学院校门

1956年,为了给国家粮食行业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原国家粮食部在北京开办了中央粮食干部学校。1960年学校从北京迁至郑州,成立郑州粮食学院,开办普通本科教育,是原国家粮食部所属最早的本科院校,学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郑州粮食学院成立以来,前辈粮院人就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学生入校的第一堂课就是同教工一起建设自己的校园。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学校教职工数、学生数和学校建筑面积都有了较大增长,学校初具规模。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校园,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专业数量增加,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1998年8月7日,根据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学校实行了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省、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学校改革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世纪之交,随着我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纷纷扩招,并积极申办综合性大学。同时,随着学校管理体制的改变,学校培养目标也由原来的单一为行业服务,转变为河南省和行业双向发展服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在2000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了要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在3至5年的时间里,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力争早日实现把学校办成多科性的万人大学的目标。时不我待,不进则退,学校党委审时度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慎重研究,2000年3月3日,向河南省教委申请将校名更改为“郑州工程学院”。2000年6月5日,经教育部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研究通过,教育部发文(教发〔2000〕125号),同意我校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更名后学校的发展面貌为之一新,实现了新的快速发展,但这并不是学校的终极目标。

郑州工程学院校门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国家鼓励支持高校加速发展的有利政策出台,当时许多高校纷纷申请“升本”“更名大学”和建设新校区,各高校之间发展环境的竞争日益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为了使学校搭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列车,加速推进学校的发展,2001年3月,郑州工程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会上党委书记戚世钧同志作了“加强党的建设,实施 ‘二次创业’,为实现‘办大学、创名校’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办大学、创名校”,成为了“二次创业”的新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迅速得到了全校上下的一致肯定与坚决拥护,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和郑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实施“二次创业”,建设知名大学,已成为全校上下万余名师生员工为之奋力拼搏的共同愿望。以此为标志,学校“申报大学”工作提上了日程,各项建设加快了步伐。

郑州工程学院第一次党代会

2002年暑期学校在鸡公山召开了全体处级干部会议,组织全体处级干部,对“办大学、创名校”,实施“二次创业”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一致认为学校更名大学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同年7月18日,学校正式向河南省教育厅提出了更名的请示,正式拉开了更名大学工作的序幕。

郑州工程学院俯瞰

2003年4月中旬,学院党委研究决定,成立了由戚世钧书记、陈肇锬院长为组长的“郑州工程学院更改校名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更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更名办”),更名办下设秘书组、接待组、材料组、宣传组、后勤组、考察组、教务组、师资组、财务组、基础设施组、图书资料组等工作组,更名大学工作全面启动。党委要求:“更名工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没有退路”。党委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发出了“人人都是申报环境,人人争做申报主体”号召,动员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学校更名大学的宏伟目标。

抗击“非典”的战斗刚刚结束,学校的工作重点就立即转移到了更名工作中来。2003年暑假前夕,党委专门召集各教学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动员大会,以专题形式对更名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动员会后, 学校组成多个调研组先后到省内外多所申请更名的高校取经学习。学校领导分头向教育部和河南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的有关专家汇报了学校的情况,争取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为了确保更名工作万无一失,学校还积极邀请省内外专家帮学校会诊把脉。为了迎接河南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的检查,动员会后,校内各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很多单位、人员主动牺牲了暑假休息时间,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更名工作中来,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

迎接更名评审

2003年8月3—5日,河南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专家组莅临学校,对学校申报更名大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评审。专家组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实地察看等方法,对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通过考察,专家组对学校更名大学的基本条件表示满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中肯的指导意见。学校根据河南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专家组的意见,及时进行了全面的、认真地整改和完善。

2003年8月,经与省教育厅、省政府有关领导沟通,学校将申报名称定为“河南工业大学”。8月29日,经省教育厅党组研究,报请省政府同意,河南省人民政府致函教育部,申请将学校更名为“河南工业大学”。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专升本”历程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门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郑州机器制造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1983年由全国重点中专升格为专科,改名为郑州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成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1998年转制,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由原机械工业部1986年独立设置的磨料磨具工业职工大学,1998年也划归河南省管理,并入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和提高教育质量主旋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学管理严格规范,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具备了较高的办学水平。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俯瞰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单学科低层次办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了适应行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办学层次,加快学校发展,学校决定启动“专升本”工作。2001年夏天,河南省政府在向教育部提交2002年专科升本科的学校名单时,教育部有关领导明确指出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示范性专科学校,其办学实力及水平较高,应当优先考虑升格办本科。河南省教育厅据此通知学校积极准备,迎接省、部专家检查。学校立即行动进行迎评材料和各项条件的准备。

学校建筑

2002年6月下旬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员大会,党委书记汪德敏同志作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全面提高办学水平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升本办学”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代表了全体党员和全校教职工的心声,得到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热烈拥护。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次党代会

2002年12月23日,学校正式决定成立“专升本”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汪德敏同志、校长张元同志担任。下设办公室,具体推进筹备工作。2003年3月13日,学校正式将“专升本”申报材料上报省教育厅和省政府有关领导。

2003年6月至7月,副省长贾连朝,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副厅长肖新生、崔丙建,省科技厅厅长姚聚川,副厅长黄布毅,郑州市市长王文超等领导以及省内部分教育专家先后到校调研考察学校办学条件,听取学校领导关于学校“专升本”筹备工作的汇报,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省市领导到校考察升本工作

2003年7月31日至8月2日,以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百良教授为组长的省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组一行7人,对学校“申请组建本科学院”工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指导。专家组听取了学校领导的汇报,观看了专题片,参观了新校区,现场考察了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等办学基本条件,与部分教师和管理干部进行了座谈,并审查了有关申报材料。8月2日上午,专家组向学校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反馈了指导咨询意见,并对学校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的建议。

2003年8月26日,接省教育厅正式通知,学校已通过省政府考核评估,确定上报教育部。学校开始全力准备迎接教育部专家考察的工作。

河南工业大学申报组建过程

2003年9月5日,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张保庆一行来到郑州,先后对两校进行了考察,并听取了两校更名和升本工作的有关汇报。听完汇报后,张部长对两校更名和升本表示赞同,并鼓励学校开拓奋搏、更上层楼、再铸辉煌。

时任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张保庆

鼓励两校开拓奋搏、更上层楼、再铸辉煌

2003年9月中旬,省教育厅接到教育部关于我省高校设置布局调整的建议。教育部认为,郑州工程学院与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两校相邻,且学科专业相近,从河南省高校的区域布局、学科结构出发,将两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有利于优化河南高等教育结构,有利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建设高水平工业大学,建议我省调整设置方案,将原方案两校单独申报调整为合并申报河南工业大学。

2003年10月17日,经省政府研究,同意了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的方案,并正式向教育部上报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郑州工程学院、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的函》(豫政函〔2003〕91号),支持学校合并组建大学。

2003年12月17日,省教育厅通知学校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察对象,教育部将于2004年2月中旬来河南考察。之后,两校分别召开会议,向全校发出了迎接教育部专家组考察的总动员令,迎接教育部专家组考察工作进入倒计时阶段。

2004年2月6日,根据省政府拟将郑州工程学院与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的有关指示精神,为确保合并组建大学工作取得成功,经研究,两校联合成立了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迎评工作小组。组建河南工业大学工作进入了迎评冲刺阶段。

那段时间,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迎评工作小组就像战前指挥所,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处理,各种材料的论证修改和精雕细琢;各部位的再演练、再检查、再完善,各种细节问题的协调处置都在高效有序地紧张进行。各位领导、各工作组、相关单位办公室的灯火彻夜通明,经常是半夜了还在开着各种碰头会、协调会,各工作组的沟通电话深夜还在响个不停,送来的盒饭冷透了都顾不上吃,许多同志睡眠严重不足,抽烟成了那时提神的“兴奋剂”,老师也都按要求坚持坐班,周末也不休息。有的同志忙得几天都顾不上回家换套衣服,有的同志带病依然坚持工作,离退休老同志自始至终心系学校发展,积极提醒,出主意,建言献策,忙前忙后帮助把关。全校上下都处于紧张、有序、繁忙的“迎战”状态,为迎接教育部专家组入校做着精益求精的准备。

2004年2月18日,是一个令两校师生激动和难忘的日子,校园里春光明媚,花团锦簇,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一行7人,在省教育厅常务副厅长肖新生等领导同志陪同下,来校考察评估两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工作。专家组组长由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方惠坚教授担任、副组长由重庆商学院原院长周万钧教授担任、成员有山东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刘玉柱教授、辽宁大学原校长刘祁涛教授、四川省原教委副主任符宗胤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李钟善教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院校设置处杨青副处长等人。在18-19日的两天时间里,专家组分别听取了两校更名情况汇报,分别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专家组又与省教育厅、郑州市和两校领导进行了交流,对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在此次考察验收中,两个学校给教育部的专家组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学校圆满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考察验收。

按照程序,专家组考察之后,要向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报告考察情况,评议委员会通过之后,再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审批,经教育部党组研究通过之后,向河南省政府下文件,更名工作才算全部完成。据此,学校更名工作还要经过最后的两关。

教育部专家组验收结束以后,学校师生员工松了一口气,但还有两道关要过。因此,学校领导依然紧绷着这根弦,指示有关部门依旧要高度关注,丝毫不可麻痹大意。

给教育部专家组大评委报送的《更名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学校向教育部专家组大评委汇报工作的主要途径,因此这个报告关系重大。两校有关领导多次召集更名办及相关部门开会,研究报告的起草。按照要求,这个报告要高度浓缩,总结精华,不能超过60页的厚度。在两校领导、相关工作组同志努力下,最终按时、高质量完成了这份包括了教育部专家组考察意见的《更名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时,许多同志已经连续奋战了几十个日日夜夜,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许多同志累得坐在沙发上就能立即沉睡,吃饭时任凭怎么推都推不醒。

稿子送走后,两校领导依然高度关注此事,通过各方面多方协助评审工作。3月27日,从成都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会议上传来喜讯,经专家组审议,两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以高票获得通过。4月初,考核结果出来了,河南省一共通过了9所院校,我校是2所升格大学学校的其中之一。消息传回,全校沸腾,师生员工奔走相告,欢欣鼓舞。下面还有最后一关,就是教育部党组开会研究,商定最终结果。大家在此期间焦急等待,盼望好消息的到来。不久,好消息再次传来,2004年5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同意郑州工程学院、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04〕104号)。至此,河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最终取得圆满成功!

时任省委副书记王全书、时任省政府副省长贾连朝

和时任校党委书记戚世钧、时任校长董企铭

共同为河南工业大学揭牌

随后,中共河南省委于2004年7月26日,任命了河南工业大学第一届领导班子,戚世钧为党委书记,董企铭为校长。8月12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成立大会在河南省人民会堂隆重举行。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国家粮食局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省直厅局和郑州市的领导以及两校干部、职工、学生代表。大会宣布了教育部关于同意两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的通知,宣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河南工业大学实施意见的通知,宣布了河南工业大学新任领导班子名单。党委书记戚世钧同志代表河南工业大学讲话,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同志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作了重要讲话。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同志、省政府副省长贾连朝同志和学校党委书记戚世钧教授、校长董企铭教授共同为河南工业大学揭牌。

回顾申报组建大学的历程,前后历时4年,两校几代人的期盼,半个世纪的奋斗拼搏,终于有了结果,学校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铸造了学校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

合并组建大学是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关心厚爱、指导帮助、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两校领导班子率领全校干部、师生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正确决策的结果,是两届班子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两校师生思想统一、通力协作、奋斗拼搏的结果,是广大校友、社会各界高度关心、献计出力、鼎力相助的结果。

合并组建大学的成功,使全体“工大人”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办高水平大学的信心,为学校在新时期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建大学以来,学校取得了新校区建设、博士点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首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取得了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等一系列重要成果。可以说,学校的办学层次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贡献率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学校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喜看今朝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信念如铁!如今,学校正大踏步向着建成高水平工业大学的目标迈进!

作者简介

赵榴明,原郑州工程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现任郑州经贸学院党委书记。

刘楠嶓,原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党委组织部部长。

董庸昌,原郑州工程学院党委办公室文秘科科长,现任河南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李继周,原郑州工程学院校长办公室文秘科科长,现任河南工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 监 制 / 李 磊 图 片 / 档案馆 责 编 / 郭妍汝 编 辑 / 李 磊 任昱炎 方 劲

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