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2)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2

“因录取工作早已结束,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替补录取。”

近期,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陆某等32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的公示》,公示一出,引发网友热议。很多人认为,在当下考研环境并不友好的现状下,这种先占了坑,最后却放了“鸽子”的行为,有损社会公德;还有很多人觉得读和不读都是人家的自由,社会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不应绑架和说教。

其实,研究生“录而不读”是常见现象,早些年也存在很多学生不去报道而自动放弃入学资格的行为。只是,近年来弃读人数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泛:

2019年10月25日,苏州大学通报68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2019年9月29日,湖南大学通报6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2020年10月7日,太原理工大学通报49名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2021年9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通报拟取消38名研究生入学资格……

今年中国政法大学的公示引发巨大争议,同日趋激烈的考研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同时铎子通过梳理名单发现,很多放弃入学资格的名额是其实是来自非全日制和双非院校。这些院校还值得报考吗?本期推文一并为大家梳理。

考研竞争激烈,社会对“录而不读”不再宽容

报考人数激增,僧多粥少;调剂时,400+遍地开花;近几年还出现了“逆向考研”求稳的情况,“录而不读”尤其引人注目。

01

2023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520万

据南方日报官方微博显示,考研报考人数自2016年开始已连涨8年,2017年开始报考人数增长率均在10%以上。2023年考研人数预计高达520万。2022年报录比达3.8:1,2023年报录比预计将达到4:1。除此之外,为更好地招收到优秀生源,部分院校增加推免名额,减少录取名额,这无疑提升了竞争难度。

同时,新传国家线在去年激增12分,A区分数线为367 分、B区为357 分。

而从报录比来看: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新传与传播专业报考人数736人,录取人数30人,报录比24.53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报考人数783人,录取人数81人,报录比9.7深圳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报考人数1140,录取人数30人,报录比34.55…….报录比越高,竞争越大,考上的几率也就越小。动辄几百人、几千人报名,但是录取名额大多都是几十人左右,新传考研真的很难!

由于试卷难度和阅卷标准的不统一,让分数徘徊在360、370分的考生调剂四处碰壁,被院校压分的学生“投诉无门”,无奈落榜。新传动辄400分扎堆,去年西安交通大学专硕复试线400分,二次划线,公共课复试线甚至达到75分……

从择校、备考到初试、复试,“卷”是主基调。

02

逆向考研成为考研新趋势

逆向考研即本科院校水平层次高于考研院校水平层次,一般来说就是“双一流”高校本科生考取“双非”高校研究生。逆向考研的选择一般分为被动和主动。被动选择逆向考研一般是由于调剂“被迫”选择向下兼容。主动选择逆向考研一般是基于是对未来职业规划、报考院校科研实践能力、竞争环境等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

做出“逆向考研”选择的原因有很多,有因为报考院校的科研能力,也有因为内卷严重,退而求其次的。对于第二种考生,考上研究生已经成为第一目标,学校与专业的好坏暂居其次。其实无论何种动因,当下考研竞争日趋激烈,逆向考研只要是考生综合研判之后的理性选择,就值得尊重。只要能够获得正向成长,找到自己真实的需求,无论去什么类型的院校,都能够实现自身价值

在被动做出逆向选择时,不能只求“上岸”,随波逐流。理性考量后做出的逆向选择,对考生来说有了更多的确定性,降低了风险;对院校来说,能够丰富生源,带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谁在“录而不读”?

录而不读的大多是非全日制类研究生,而逆向考研选择大多都是双非院校研究生,这两类研究生到底值得读吗?

01

非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参加当年的研究生统招考试并获得录取后,大多数会在周六日或节假日上课,毕业要求与全日制基本一样,并且也能拿到双证(即学历证和学位证)。如果想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话,尽量还是在985、211学校中进行选择,这类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比较高,含金量也比较高,在就业中更占优势。而且非全日制的录取分数往往会比全日制分数低,对很多职场人士和初试成绩不理想并考虑二战的同学来说是非常划算的选择。

▌非全日制研究生优势

竞争压力小:

相对于千军万马跨独木桥考取全日制的研究生,这个通道的上岸率较为实在。报考人数没有统考那么多,容易上岸。备考压力相对较低。

学习时间自由:

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或者是不耽误白天正常工作的学习方式完成自己的学业实则是非常有必要的。非全适合在已有工作的情况下,再次选择考研深造的工作党

▌非全日制研究生劣势

学业压力:

非全大多集中上课或周末上课,周末如果上课,那基本就是全年无休。此外就是非全日制的学费较高,以华科为例,华科的新闻与传播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为3万元。非全没有国家助学金,但可以申请院校其它奖学金(金额相对较少)。

认可度问题:

虽然根据教育部的发文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可受到歧视,持有双证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获平等就业机会。但在落地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学历歧视问题,诸多企业不承认双非研究生学历。

▌十四个招收非全日制新传研究生的985、211院校

有不少的同学们担心非全的认可度,铎子只能说社会偏见的确存在,但是认知在逐渐好转。《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这个通知里强调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同等地位,强调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与全日制同等的就业和落户机会。

铎子曾邀请在非全院校就读的学长学姐分享心得体验,对非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下文链接👇

02

双非院校

双非院校在全国有近540所,由于地理位置或资源条件好,很多双非就业和报考人数上也不输211、985,双非院校也有他们的魅力。

▌双非优势

地方资源:

双非院校多为地方性质学校,在本地区还是较为强势和专业的。同学们调剂到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双非院校,日后进行学习、实践,更有利于接触当地的资源和人脉,在未来立足于当地发展也是有可能。此外,双非院校的奖学金不低。

竞争难度:

一般来说,双非院校的研究生竞争力会稍微小一些。上岸几率会更大一些。

硕士学历:

无论是985还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都是硕士学历。和本科生都有着本质区别。即使是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是合格的研究生,也会得到社会的重视。就业时找工作时自然要比本科生有优势得多,相比之下,待遇也比本科生要高

▌双非劣势:

科研:

从科研资源的角度看,一流高校所具备和获得的师资水平、教学水平都是远远高于双非院校的,接触到的科研机会和视野也更大一些。

就业:

双非研究生在报考选调生时,没有优势。相关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和选调生招聘有指明要求985、211学校硕士生。很多互联网大厂在招聘时也优先考虑985、211学校硕士生。

▌十大双非新传院校推荐

1.浙江传媒学院

2023年招生简章:全日制专硕计划招生150人(含士兵计划5)。虽然相较于去年缩招收了95人,但相较于大部分院校,招生人数非常可观的。

2.深圳大学

2023年招生简章:专硕招生48人,学硕招生38人。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整体水平属于B,实力更是超过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一众985院校,此外,深圳大学真的很!有!钱!

3.河南大学

2023年招生简章:专硕招生42人,学硕招生28人。新闻传播学科整体水平属于B-,河南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是个不错比较稳妥的选择。

4.上海师范大学

2023年招生简章:专硕招生46人,学硕招生16人。上海师范位于魔都,位置优越,媒体资源丰厚,真题也无实务,实务部分只涉及广告策划。

5.湘潭大学

2023年招生简章:专硕招生70人,学硕招生10人。湘潭大学的专业课给分都比较高,真题都是比较基础性的题目,新升双一流后报考人数明显增多。

6.长沙理工大学

2023年招生简章:全日制专硕计划招生29人(不含推免),非全计划招生10人(不含推免)!专硕的统招名额还是非常可观的。

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3年招生简章:全日制专硕计划招生118人,学硕招生13人。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位列第16名。在广东的认可度较高,毕业生受企业青睐,以后想要留在广东的学生可以考虑~

8.西南政法大学

2023年招生简章:全日制专硕计划招生86人,学硕招生50人。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始建于1994年,始终秉承“中国立场、全球视野、法律正义、社会责任”的发展定位,走出一条与综合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错位发展之路。

9.浙江工商大学

2023年招生简章:全日制专硕计划招生26人。虽然没有浙江工业大学的排名那么优秀,但是这所学校在省内的认可度还是很好的。双导师制度+杭州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全覆盖的一志愿奖学金,真的也很香!

10.东北财经大学

2023年招生简章:全日制专硕计划招生50人,学硕招生10人。东财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东财新传所属的人文传播学院近几年也受到了学校重视,2020年新增了新闻传播学学硕硕士点,发展前景很不错!

如何看待“录而不读”?你怎么想

某省属高校研究生院招生负责人的说法,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专硕)和非全日制硕士放弃入学的偏多。其法学院的招生办工作人员介绍,该院放弃入学的10名研究生中,9人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均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全日制研究生未能录取,转入非全日制研究生,因家庭、经济或择业等各种原因未能报到。对于考生来说录而不读是因为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或有了出国深造的机会或对学校调剂不满意。录而不读,去追求更优的选择,是放弃的主要原因。

但浪费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这也是事实。站在考生的角度来说,情有可原,但在与录取学生差距极小的学生而言,与理想院校院校失之交臂,的确可惜。

有效缓解“录而不读”,关键的是双方的确认机制、学生事先和高校沟通、高校实施灵活机动的补录措施。高校录取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但每一个高校深造名额都需被充分利用。提前放弃、充分补录,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遗憾。

发布于:浙江省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2022)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