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我劝你多考虑……




跨专业考研?我劝你多考虑……

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小伙伴们,要考虑哪个专业更适合自己,哪个学校专业更强,录取的把握更大;还要看学校该专业的考试科目,有没有参考书啥的。

选择学校主要看专业排名专业实力,学校所处的城市或地区是次要因素。

一、各学科门类专业的总体特点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的专业设置差不多,从学科门类上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向:

工学、农学、经济学、法学和医学学科门类下各专业偏技术性专业;

教育学、文学和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偏实践性专业;

理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偏交叉性专业。

一般来说,技术性专业注重专业实力,实践性专业更注重实践,交叉专业两者兼而有之。所以要结合自己的长处、兴趣以及就业形势、考试难度等等综合考虑。

二、综合各种因素进行选择

1、自身特点和职业规划

就像有人外向、有人内向;有人学理科、有人学文科;有人擅长钻研技术,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有人正相反,喜欢交流沟通,出去搞个调查研究轻松完成,坐那出析个实验数据愁眉苦脸……

你自己最喜欢做什么,将来准备干什么,你自己心里最清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

2、自身兴趣爱好

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专业你学习主动性更高、愿意投入的精力更多、学起来效率更高、当然提分也更快,以后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当然更有幸福感啦。

3、当前就业形势

就业前景好的一般都是热门专业,竞争都比较激烈。

以上海交大MPAcc前年录取数据为例,复试线240,进复试的15人中至少5人非一战考生,多数本科院校都相当优秀,包括浙大、武大、上财以及5个交大本校的学生,即使有一个双非本科,也是来自财经专业认可度不错的江西财大。

选冷门院校冷门专业则纯是为了一纸硕士文凭,比如某些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想容易就业一些,可以选择教育类、经管类、新闻传播类的专业,但这些专业报名人数多、竞争激烈,当然分数要求也要高一些。还有一种就是热门院校冷门专业和冷门院校热门专业也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4、专业背景和考试难度

一般来说,本专业熟门熟路,相对考上的几率更大一些,而且很多学校和专业不接受跨考。

但真的不喜欢本专业,就想换专业,可以从以上提到的几年角度考虑之外,还要考虑到考试难度,有多大把握,能选择相近专业难度低一些。

理科类文科类、经管类容易些,反之,文科跨经管类难一些,想跨理工类更难。

专业课统考、联考难度小些,学校自命题难度大,不确实性也更大。

还有,就是报考专业要不要考数学。数学这个拦路虎,初试就能拦住相当一部分同学,如果不太擅长数学,选专业时尽量避开吧。

三、多渠道搜集信息、综合分析

选好了专业,在筛选学校可以关注这三个指标、四个人数,从五个渠道搜集考研相关资料。

三个指标:

1、报录比 ——报名与录取比例,可在招生院校的官网或中国教育在线上查询,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该专业的火爆程度。

2、分数指标 ——国家线+学院复试线+实际录取最低分+实际录取最高分。

3、目标专业学科排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确定好目标院校后,一定要去查看这些指标,结合自己的能力来选择。

四个“人数”

1、计划招生人数。在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或专业目录里一般都有说明。

2、报考人数。这是个较关键的信息,反映这个专业的报考热度、竞争激烈度,从中也可大致看出潜在的竞争对手有多少。

3、实际录取人数。随着复试、调剂的进行,各大高校的拟录取名单也陆续出炉,在学校有研究生官网或各院系官网都有公布,可以查询。

4、推免人数。有些名校热门专业推免名额可能会占很大比例,那么留给统招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就更激烈,难度更大。因此推免人数是个重要参考。

从以上人数可以准确算出该校该专业的报录比。此外,还要关注下复试比例及最终成绩计算方式。差额复试比例越高,当“炮灰”陪考的同学越多;复试、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越高,学校的自主程度越大。

五个渠道:

考研不是闭门造车,获取以上这些有效信息尤为关键。有时“信息不对称”会成为选择学校和专业最大的挑战和绊脚石。那么这些信息从哪些渠道获取呢?

1.目标院校的招生信息网。包括学校简介、招生信息、招生简章以及咨询联系等。还有最重要的专业课参考书和报录比等信息都可先在这一官方来源查询。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这个是研究生招生的官方网站,国家政策、各院校政策、考研常识、报名、调剂甚至是各个学校的详细信息都在这里。

3.论坛类。包括一些目标院校的论坛社区、硕博士的学术科研互动社区,还有一些论坛的考研资料下载页面等渠道。不过这些资料相对比较杂,需要仔细甄别。

4.知乎、豆瓣、微信等。这些平台集中了很多经验贴,尤其是知乎,公共课怎么备考等有很多很详细的回答,但是经验帖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借鉴,不能完全迷信经验帖。此外,微信搜索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大家可以在搜索栏里根据关键字搜索微信文章和公众号,经常会有一些很干货的东西。

5.往届考研的学长学姐处以及其他非公开的渠道。特别是已经考上你的目标院校的师兄姐,或者没考上但是报考你的目标院校的师兄姐。除了一些公开渠道外,还有两个地方是一般人不会去的。一是你目标学校的研究生院或者研究生处;二是目标学校周边书店的资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这两个地方转一转。

祝小伙伴们考上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成功上岸!加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