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研究生(燕山大学研究生院)




燕山大学研究生,燕山大学研究生院

。★

2022年11月3日,河北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题为《青年志在四方 基层成就梦想—燕山大学基层就业典型郭敬轩》的文章,聚焦我校基层就业典型。

郭敬轩,男,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专业2021届硕士毕业生,现服务于新疆喀什地区。在校期间曾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1

梦始燕园

2014年,郭敬轩来到了燕山大学,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在燕山大学“厚德 博学 求是”的校训精神影响下,他认真求学,积极进取,求学期间,学习成绩始终名列专业前茅。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他在燕园求学的追求。学习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活动,曾获得优秀学生事务助理称号。在任职第十八届文法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期间,他带领团队精心策划举办宣讲比赛、冬三项、研究生元旦文艺汇演等新品牌活动,丰富学院同学的课余生活;在担任燕山大学团委志工部副部长一职时,他认真筹备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培训相关工作,高效组织协调拥有300余名志愿者的校级志愿服务团队的平稳运转,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疫情期间,燕山大学积极动员广大师生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身为共产党员的他,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学院报名,在学院的推荐下,郭敬轩参与到国有企业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从测温、登记到组织核酸检测,他都一丝不苟地对待,看着大家因为自己的工作所获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他对于以后工作的规划逐渐有了一些方向。由于疫情期间的辛劳付出,郭敬轩获得燕山大学疫情防控先锋志愿者荣誉。在校园的他,似乎时刻都在闪烁着青年一代的光芒,在每一个需要他的地方,总能及时出现他的身影。“靠谱”,是他留给同学的一致印象。临近毕业时,他也总在思考,该如何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该怎么去践行燕大人的家国情怀。

2

逐梦喀什

在学校组织的基层就业政策宣讲会上,他找到了自己一直追寻的答案。“去西部、去新疆、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他在和学校往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交流后作出的决定。2021年8月,飞跃4297公里,从沿海城市秦皇岛,郭敬轩前往了祖国西部边疆喀什地区。刚一落地,他便投入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并于一个月后正式开始双语培训。语言交流障碍、民族习惯不同、作息时间差别、气候饮食差异,诸多因素困扰着这个刚到新疆的小伙子。“道路曲折,行则将至,没有什么困难是奋斗无法克服的”,在燕山大学就业指导课上老师的寄语成了他的精神支柱,言语不通就从头学起,民族习惯有差别就向周围的同事多请教……青年一代,从不怕吃苦,郭敬轩在三个月内成功从一个东部海港的大学生蜕变成适应西部边疆的基层干部,顺利在地委党校的培训中结业。由于培训期间的出色表现,他以喀什地区、喀什市代表的身份在结业典礼上发言,并荣获地区优秀学员称号。郭敬轩逐梦喀什的旅程就此正式起航。

3

振兴乡村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面对全新的工作、肩上的责任、群众的信任,郭敬轩将“踏实”二字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秉持着为农民做实事的原则,郭敬轩充分利用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机会,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拉近干群关系,潜下心、扎下根,用双脚丈量乡镇的每一寸土地,用心记录这里的民俗风情。郭敬轩包联着85户农民,每日走访最少8小时,与此同时,他还兼任乡政府办公室主任一职,为了整理乡里的工作材料,通常一干就是一整夜。办文、办会、办事、接待、档案、后勤,在乡镇工作期间内,郭敬轩逐渐成为了一个“多面手”,百姓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工作需要什么他就学什么,从无怨言、从无抱怨,始终以一颗真心踏实的践行着一个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群众利益无小事,大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小到农民卫生习惯养成、村庄美化清洁行动、就业增收、耕种养殖,郭敬轩都做到心里有数、眼里有活。工作期间,他配合主要领导完成了深圳援疆的三个村级新阵地规划设计建设,并完成阵地文化和绿化项目。此间,他首创开放式村阵地,秉着“多绿化、少硬化”原则,配备树木、玫瑰园、篮球场、葡萄长廊,为村民提供可观赏、可娱乐、可办事的新型村委会,拉近干部与农民的距离。在领导的带领下,郭敬轩致力于打造一张极具特色的乡镇名片,以“微细包”工程为载体,评选先进百人榜,通过挖掘身边故事,树立榜样,引导全乡上下形成良好民族团结氛围,提升创建工作的实效性,最终,他所在的乡镇荣获2021年全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示范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一代,理应扛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践行发展赋予的使命。从港城到喀什,郭敬轩用青春奉献基层,以奋斗建设西部,用切实行动响应着祖国的号召,以真情实感服务着基层的百姓。

来源 | 河北教育发布

责编 | 聂东雪 魏林涛

审核 | 逯宝峰

燕山大学研究生(燕山大学研究生院)

赞 (0)